>
胡太妃仔细想了想,迟疑得开口,“我倒是听说过,只是好像都说她没熬过去,当时就死在了半路上。
你怎么突然想起她了,她当时可是才六岁,被人寄居在路人家里,那路人听说了她父母的事还能留她?”
胡太妃看着胡太太笑道,“怎么?还对那味道念念不忘?莫说她死了,就是还活着,一个六岁的小姑娘你还指望她能学到什么?”
胡太太也知道自己想多了,忍不住拍拍脑袋,“说得也是,倒是我……”
“那也不一定!”
姚珠突然开口,胡太太和胡太妃的目光都望向她,目光中露出惊诧。
姚珠被看得有些不自在,她依旧坚定的开口,“我是说,六岁的孩子已经记事了,虽然不会记得很清楚,但也不是没有一点印象。
若是刘太太会做豆腐,在耳熏目染之下,说不定她也习得真传。”
姚珠再没有像这么一刻悔恨自己当初的决定。
若是当时能够见见张婆子就好了,说不准她还可以通过年龄来判定一下。
都怪如兰,直接打消了自己的念头……
不对,如兰!
如兰肯定是见过张婆子的,就凭她那张嘴,说不定厨房那个犄角旮旯里藏了什么都会被她找到。
想到这里,姚珠微微一笑,露出洁白的牙齿,“我曾经吃过一味点心,名字就叫做杏仁豆腐。
豆腐白嫩软滑,带着蜂蜜和奶香味,入口即化。
我有个丫鬟曾经见过做杏仁豆腐的人,可以让她过来描述下,看看是不是熟人。”
胡太妃露出欣喜的笑容,问姚珠要了如兰的名字,安排人去叫来,这边颇有兴致的开口问姚珠,“那婆子姓什么?哪里人士?”
姚珠仔细想了想,前世她好像听余姨娘说过,只是具体是哪里的倒是忘记了,只记个大概,“姓张,好像是余姚那边过来的。”
“啪!”
胡太妃猛一击掌,“这就对了!
刘太太就是嫁给了个姓张的后生,传言那丫头也是被留在了余姚,倒是巧了!”
胡太太有些着急的问,“那婆子呢?你是在哪见到的?”
姚珠就将自己在上元县的事情说了一遍,想起前世的事情,忍不住加了句,“府里觊觎她这个方子的人不在少数,我估计现在去询问,张婆子可能已经被赶出了上元县县衙。”
胡太妃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,“这也是人之常情,毕竟怀璧其罪。”
这时,婆子禀报如兰来了,胡太妃叠声让人进来。
等如兰进来后,看到三双眼睛都聚焦在她身上,忍不住露出惊骇来,等弄明白怎么回事后,这才慢慢放松下来,将张婆子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。
听完如兰的描述,胡太妃和胡太太相视一眼叹了口气,看来是弄错了。
那丫头就算再长也不过二十七八的样子,而如兰所说的婆子却已经四五十了。
如兰不知所措,站在原地动也不动,姚珠看到就让人将她带了下去。
看着胡太妃和胡太太从失望到希望,又从希望到失望,觉得自己真不该将这件事情说出来。
现在非但没帮到她们,还让她们跟着一起心情低落。
胡太太看到姚珠的表情,就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,笑着开口道,“你这孩子,这有什么可失落的,你也是好心。”
自己没有帮到她们,反倒得到对方的安慰,姚珠忙摆正心态,笑着开口,“却是好心办了坏事,倒是让太妃和太太平白欢喜了一场。”
胡太妃却笑道,“也不能说是好心办了坏事,至少可以让人去找找那张婆子,让她做次杏仁豆腐看看是不是早些年吃到的味道,若是味道对了,也算你大功一件。”
三人正聊着,却见刚才的婆子进来禀报,说如兰又想起了什么,想要跟太妃禀报。
第三十章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