警世通言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-《古典白话合集》

警世通言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(第1页)

昔日繁华的烟花盛景早已消散,但燕子楼的故事仍在世间流传。

人们不禁感慨,那段如鸳鸯美梦般的情意,又怎会被轻易遗忘?那翠眉轻蹙间,承载着无尽的忧愁。

残破的舞衣难以再舞动出昔日的风采,单开的莲花也无法与另一朵并蒂相依。

再娇艳的容颜,最终也难免归于黄土。

然而,即便如此,时至今日,每当人们路过此处,仍会谈论起那段动人的风流往事。

大唐自唐太宗开创基业后,历经十二位皇帝,到宪宗即位时,已过去了一百九十三年。

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,天下太平许久,兵器上都积满了灰尘,刑具也长久未曾使用。

当时,礼部尚书张建封为官多年,担心自己占据职位阻碍贤才晋升之路,便上奏请求告老还乡。

宪宗挽留道:“你年纪还不算大,何必退位呢?若真想避开繁杂事务,朕命你镇守青徐等郡。”

张建封回奏:“臣虽才能微薄,但承蒙圣上恩典,自当竭尽全力。”

于是,宪宗敕令张建封掌管武宁军事,张建封欣然领命。

张建封平日里就喜爱招揽人才、广交宾客,镇守武宁后,更是精心挑选有才能的人,以礼相待,收于门下。

他府中的歌姬舞妓,若不是知书达理之人,一概不用。

武宁有位歌妓名叫关盼盼,是当地一等一的绝色佳人。

她歌喉清亮动听,舞姿婀娜多姿,调弦能奏出符合韵律的新颖曲调,吹奏竹笛可传出超凡脱俗的雅致韵味。

她还擅长抚琴,能弹奏古曲;精通棋艺,对棋局有独到见解;赋诗作文时,字句间尽显风雅;绘画更是了得,笔下的画作栩栩如生,仿佛能夺天地之造化。

张建封虽早闻关盼盼才色无双,但刚到任事务繁忙,一直无暇将她召到身边。

一日,中书舍人白居易从长安前来,传达朝廷旨意,路过徐州。

白居易与张建封是故交,张建封得知老友远道而来,十分欣喜,在公馆设宴款待。

宴席上,只见帷幕上装饰着精美的流苏,朱红的帘子低垂。

宝鸭香炉中,瑞脑香袅袅升腾,琼壶里盛满美酒,光彩四溢。

桌上摆放着珍奇水果、美味佳肴,穿着华丽服饰的歌姬们,个个妆容精致,分列两行;清脆的管乐与繁复的弦音交织,奏响一曲曲清新高雅的乐章;蜀锦铺地,供舞女们翩然起舞,歌女们手持红牙板,按节拍吟唱。

酒过数巡,菜肴上了两轮,歌声停歇,舞姿暂止。

这时,一位歌妓怀抱胡琴走到筵前,转动衣袖,调试琴弦,独自演奏一曲。

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拈起琴弦,时而轻敲,时而慢按。

一时间,满座清香,消解了酒意;满庭雅韵,驱散了烦躁。

一曲终了,她抱着胡琴侍立一旁。

张建封和白居易都觉得曲调清雅脱俗,再看这位歌妓,只见她脸色如绽放的花朵般娇艳,双眼似秋水般澄澈,举止神态自然大方,远超常人。

相比之下,其他歌妓都黯然失色。

张建封不禁问道:“你是何人?”

歌妓斜抱胡琴,莲步轻移,上前答道:“贱妾关盼盼。”

张建封欣喜万分,笑着对白居易说:“徐州的乐事,莫过于此。”

白居易赞叹道:“如此佳人,名传京城,果然名不虚传!”

张建封说:“既然如此,何不赋诗一首赠予她?”

白居易推辞道:“只怕我的诗句拙劣,反而玷污了美人的风采。”

关盼盼放下胡琴,掩着衣袖说:“我容貌丑陋,怎敢劳您赐诗?若您不嫌弃我卑贱,我的名字能因您的诗文流传后世,这可比我死后获得的荣耀更珍贵啊!”


(第1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