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懒得搭理这个人,直接到闺女屋里去。
“你和槿荣都是小姑娘,年龄差不多;你去跟她好好说说,求她帮咱做一副镜子,拿回家里用。
“
撂下木梳,周兰眉眼都没抬一下,摆明了不愿意去,却扯出另一个借口:“您不用急,槿荣迟早会开放镜子的。
等她教会了别人,咱们再二道请教一下,不就成了?”
她说着,目光示意家中的玻璃窗和白瓷瓶。
周兰娘心道,话是这么说没有错;从马桶、瓷器再到玻璃,乃至肥皂和纸,样样都是这么来的。
可她想着这些天来村里屈指可数的玻璃镜子,心中不免疑惑。
真的是如此吗?
周兰嘴上不着急,心里还是挂念着,把最先几户领镜子到家里的人记得清清楚楚。
有时糊涂了,一看到人脸就想起来了
铁定是晨起照了镜子,所以赵姐姐的头发又梳出了新样式。
虎子和他妹妹的小脸也不像从前小花猫似的。
制镜子的方法倒是流传开了,无非是拿一层薄薄的银涂抹在玻璃背面。
但银呢,谁也没见着这银是什么样子。
周兰一拍大腿,她这才明白,原来这所谓的银就是槿荣当日在陶瓷窑里拿着的两个白花花的元宝。
她按捺不住了,揣两个果子便去虎子娘家询问。
门外,为人爽朗的虎子娘接过一个果子,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地嚼:“镜子啊,镜子都是槿荣自己做的。
都不用咱插手,只要把砂石给做成玻璃,后面的交给她。”
果然和她猜想的差不多。
周兰递过另一个果子问道:“那也不能白给做呀,做镜子的条件是啥?”
米面粮还是油,她家应有尽有。
看着周兰背后自家新搭的粮仓,虎子娘笑了:“今秋大丰收,谁家还差那么点米面粮油。”
这是大实话,周兰不由得面色一沉,追问道:“那是什么?”
难不成槿荣也想像她当时那样,预备请人家帮她做劳力?
吐出一个果子核,虎子娘看着周兰的表情,就知道对方在合计些什么。
她摆摆手,打断道:“条件简单的很,跟没有似的。
只要你家里有人去上学堂就行;去的人越多,越先给你家做。”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