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-《戏凰》

第114章(第2页)

“我听说清河公主有三千户食邑呢,你虽然比不了她,但是给三百户也应该的啊!”

素波就抱不平了,“按说皇上已经封了你当玉容郡主,就算不给你食邑,也应该给些赏赐的,都是长沙王太小气,不提醒着皇上一些。”

赏金出自皇上的私库,应该归少府管辖,如今长沙王接手了后一向只入不出的,倒不奇怪,但是食邑却是归宗正寺管。

素波初嫁入胶东王府可是受过不少欺负,此时便生了同情之心,“长沙王那边我们是说不上话的,可是宗正寺倒可以请王爷在吴望面前提一句。”

自从出了江都王之事后,胶东王的名声越发响亮了,宗正寺的人也越发敬重他。

“还是不要麻烦了,”

严懿赶紧反对道:“我们家两三年前还是县城的小吏,领着一两贯钱的月俸度日,现在每年上千石的厚禄早已经足够。

就算是王爷王妃为我们要来了赏赐和食邑,父亲也未必能安安心心地领。”

素波想想也对,“御史大夫的确是极刚正的,他又不爱财。”

却又帮着严懿出主意,“就算没有额外的赏赐和食邑,但你们家到了京城之后也应该攒下不少钱粮了,赶紧先买一处宅子吧。”

“京城的宅子太贵了,现在每个月的租金就不少呢,”

严懿便有些舍不得,“如果买了宅子,就要差不多把所有的积蓄花光,万一我们父子再调离京城,宅子可怎么办?”

“京城的宅子只能越来越贵,就算御史大夫要调离京城,转手卖了也只赚不赔的。”

严懿倒有些不信,“还能再贵?现在已经是天价了。”

素波十分肯定,“新朝才建立几年,京城的房子定然还会大涨的!”

前世北京的房价全中国人都知道涨到了什么程度,而素波正是北京人,而且她在房价还没有涨得特别离谱的时候看到过一篇小文章说,历朝历代只要局势一稳定京城的房价都会涨得很快,推荐父母看了之后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买房子,后来素波家果然就一下子成了中产阶级,现在她觉得这个理论还是有用的。

严家买了房子,在京为官时有自己的家,就是离开京城时变卖了,也足够将来严正养老和严懿嫁人了。

然后素波就想了起来,自己也应该在房地产上投些资才对呀!

第84章莲叶田田

在胶东王妃的一力劝说下,御史大夫严家买下了崇仁坊的一处宅院。

这处宅院离徐家故宅不远,虽然没有徐家故宅大,但也有三进的房舍和一处小小的花园,里面一应日常用具都是齐全的,严家父女两人只要搬过去就可以了。

说起来这处宅院的经历与徐家故宅倒有些相似,原为前朝某官员的私宅,新朝初建时被邓太尉手下的一位将军强占了,然后这位将军随着孙将军一同被判了流刑,宅院发回故主。

只是那故主如今早已经无官无职,穷困潦倒,便生了卖掉房舍回故里之意,只是因为房价颇高一时未能售出。

严正原是不置家产的人,但独养女儿大了,偏又因为自己之故姻缘不易,免不了要为她打算,因此就听由严懿用家里的余钱买下这处宅子。

宅子里的一切都较过去好上许多,这些严正倒是不大在意,但他也特别满意一点,那就是这里距皇城近多了,上朝时便不必起得太早。

素波当然不是只劝严懿买宅子,她也打发云哥儿到牙行看房舍,一出手就买了十几处宅院,然后又在城外买了几块地,毕竟她如今很有钱了。

留福见王妃没头没脑,随随便便就买了这么多田地房舍,便有些不解,“王妃这是要做什么呀?”

素波便说:“我想着京城的房价地价会大涨的,就打算赚些私房钱,待过些时日转手卖了,得的利一半交给王府,一半就算我自己的,还算公正吧。”


(第2页)
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