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乎,才有明后特殊‘恩待’宁贺二妃,让她们协理七夕节的事宜。
这桩事,叶诚嘉很快就以他的方式解决掉,具体过程佟霞没有多问,只是晓得最后的结果是宁贺双方的铁证突然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而结果自然是不之,各自安伏归位。
前朝的危机暂时消除,而后宫中的争斗嘛,怨意想来是越来越深,只是表面上看来,宁贺二人都不是鲁莽行事之人,切看来尚算平和。
日常宫务照例由宁氏管理,而贺氏呢则仍然做的亲和贤妃。
只要君帝临朝过长,便定会适时的送碗补汤过去,三五之日更有鸿雁传书以托相思。
别具格的小礼物以及短短几行娟秀清婉的诗句,实在是足够倾倒下儿的心思。
只可惜,叶诚嘉是个没有心的人,不,应该是帝王。
对于切的切,他都笑纳,却也坚持着他自己的行事方针。
后眷恩露中,总以碧波宫后位为最,而恩赏御赐更是阶层分明,从不过乱淆正。
当然,其中并不包括偶尔的赏赐,虽然些赏赐恩讨中,最是迎沐圣恩的贺秋涟,得到的赏物最多。
但论到权利,却是另外两回事了!
七夕节后,很快便是年度的中秋佳节了。
与前者的小儿缠绵之态不同,中秋佳节则显得端庄大气许多,全国上下普同庆。
只是因为中秋节,团圆之意最是味重,所以开朝以来皇宫之中在日并不曾安排太多的宴席活动。
可自从先帝登基以来,情形却发生变化。
阳诚帝最是喜欢在样的时候,安排群臣大宴。
并且要求群臣在八月十五日,携眷入宫陛见。
眷们自是迎入后宫由皇后接待,而朝臣们则是直在前殿呆在子时钟响,才散宴回家。
大八月十五的,民间人家无不是齐家守月,共叙伦。
可皇室朝臣们却只能是各分东西,日不得相见。
很古怪的规矩!
看得佟霞有些头痛,玉笛见娘娘秀眉微皱,赶紧便是行至凤榻之后,轻揉穴道以舒缓娘娘的头疾;而司香的文蔷则是马上换掉香炉,转意承奉薄荷清露来;站在书室外侧的萍影则是赶紧招呼二层廊下的两个小宫,放下纱帘,防止有风侵入书室,让娘娘受丝毫的风寒。
如此体贴的宫人,好是很好啦,但是:“姨娘,们为什么要对母后么好呢?”
书室原为厅,但由于小太子居宫在内,便划成两半。
东侧是明后娘娘主司之处,而右侧则主要是太子殿下习文之所。
中间隔着厅诸帘,话声其实是听不太显的,可个人的动作却看得很是清楚。
叶嘉昱自在此间习书开始,经常就可以看到母后身边的群侍们,因为母后的小小动作而变得紧张兮兮,忙碌老半,简直比七姨照顾自己还细心!
理由是什么呢?真的很想知道。
(第2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