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章的好坏,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,】
【会有更多的学者大儒出来点评卷子,】
【到时候舆论就会再度起来,压力就会返回到朝堂之上。
】
【只希望老朱这几天能吃好喝好,过几天有的受了。
】
朱元璋合上了日记本,将它放在桌上,
提起笔写下“文章标准”
“舆论”
等字。
如果说看日记前面的内容,他的感受是愤怒的话。
那么最后一段让他给他的感受是忧虑,极度的忧虑。
好坏的标准不一样?
这些有声望的北方儒生都过来看卷子,
他们一致说某些北方举子的卷子好,
那咱是听,还是不听?
这林豪写的没错,这舆论马上就要返回来了。
叫咱好吃好喝?
这厮着实可恶,希望咱吃好喝好,
你倒是写出个解决办法啊。
朱元璋叹了一口气,又拿起笔,在刚才“南北榜”
三个字,后面又补写了一个“案”
字。
他又拿过一张白纸,在上面写上“密切监察近期来京的北方籍学界人士”
“来人,把这个亲自交给蒋瓛。”
“是!
皇爷。”
侍从太监得令之后,拿着纸条麻利地封蜡,然后迅速退了下去。
当年他吸取了以前朝代太监乱政的教训,下令禁止太监读书识字,
所以一些非常重要保密事项,他都是书写旨意,然后叫不识字的太监们拿着手令,交给锦衣卫去办。
随后,朱元璋又开启了忙碌的一天。
······
贡院的偏厅,
申时三刻,
林豪等御史们已经没有机会,像昨日那样悠闲地喝着茶,等待散班了。
早朝过后,他们就赶来贡院值守。
上午还是相对悠闲的,他们就例行地去贡院榜区巡视了一下。
就在他用完午膳,准备悠闲地补个觉,再规划规划晚上的夜生活时。
一名操着北方口音的儒生拿着写好的奏疏,敲响了偏厅的门,说他有南北榜的内情呈奏都察院。
然后是第二批、第三批。
(第3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