钱晓伟这个月有些忙,一不小心把江琳的肚子搞大了,做了个人流,时不时要陪着她,下个月还要参加中级职称评审,他总要抽些时间准备材料,还要托人走走关系打些招呼。
工作将近十年,他还是初级职称,准确地说是个助理编辑。
按说,他拿过两次中国新闻奖,早就应该是中级。
可是报社没人提醒他去主动申报,自己也不上紧,就一直助理到现在。
他就不明白,自己一直干着记者,当初怎么就稀里糊涂评了个助理编辑。
他也懒得去想了,这次只要评定记者职称,下次就可以参评副高了。
在江南日报这样的事业单位,职称就意味着加薪和晋级,实际上就等于待遇。
钱晓伟有时也想,自己在报社被边缘化,也许跟职称太低有关。
朱快莱是高级编辑,马大明是高级记者,牛契再不济也是个主任编辑。
可有时他又觉得,职位跟职称鸟关系都没有。
王利军也就是个助理记者,紧跟朱快莱以后,不久就进了编委。
钱晓伟算是看透了报社这个圈子,因此在职称一事上,也就一直不怎么着急。
但现在不能不着急了,他混了这么多年,还是一个助理编辑,面子上无论如何是挂不住的。
职称评审结果出来了,钱晓伟终于摘掉助理的帽子,总算迈入了中级知识分子的行列。
他心里自然是高兴,但也没在报社过于张扬,当了十几年记者,现在评个记者就喜形于色,反倒会让人笑话。
钱晓伟想,职称这个东西真是个怪物,没有眼睛,却能把人看高看低,没有手,却能把人抬上放下,没有嘴巴,却能把人呼来唤去。
他现在是中级,也没见得就比初级时高贵,无非就是工资表上,多了几十百把块钱。
他们报社一个退休的正高编辑,为了工资表上少算的几十块钱,曾经在财务室大吵大闹拍桌打椅。
知识分子嘛,在钱的上面,那也是一步都不会退让的。
一个高级知识分子,身价好像就只值那区区几十块钱。
钱晓伟突然觉得,只有成为一个有钱的知识分子,才能真正做到儒雅和高贵。
又是发工资的时候。
钱晓伟先是仔细比对了一下工资表,然后潦潦草草签了字,多拿了那几十百把块钱。
刚从财务室出来,就接到郭春海的电话,说在报社楼下等他。
钱晓伟上了郭春海的车,闲话没有多说。
郭春海递过来一张银行卡,说:“卡里有15万块钱,户名是我,密码是你手机号后6位数,谢谢兄弟操劳了。”
“给我的?”
钱晓伟愣了半天,才接过卡,只感觉手里沉甸甸的。
“是给你的哩,上次那个事办好了,古局长真给面子。
以后啊,少不了还要麻烦你。”
郭春海在钱晓伟的肩头拍打了几下。
这可不是蝇头小利。
钱晓伟没有推辞,小心翼翼地将银行卡塞进背包的夹层。
他嘴里道着谢,心里却在想,我牵个线就拿15万,古向凌又该拿多少呢?
(第1页)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